剧情介绍

  毕业旅行被父母否决,大学生布伦南(杰西•艾森伯格 Jesse Eisenberg 饰)感到非常沮丧,好友给了他一带大麻以示安慰。布伦南决定利用假期打工赚点零花,因为夏天之后他将要奔赴纽约求学。四处碰壁之后,布伦南终于在一家名为冒险乐园的游乐场,找到了赠品游戏服务生的工作。起初他对此毫无兴趣,但是持刀抢劫大熊猫事件发生后,他却发现了游戏之外的意义——女孩艾(克里斯汀•斯蒂沃特 Kristen Stewart 饰),后者独特的忧郁气质深深吸引了这个处男。某次酒醉后,艾对布伦南坦白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的生母因绝症离世,父亲续弦的继母令她非常反感。布伦南耐心安慰着她,两人的恋情逐渐升温。就在此时,布伦南却在无意中发现了艾的秘密,这让他的爱情几乎陷入了绝境……

评论:

  • 橘萱 4小时前 :

    Newsroom里的索金改变了立场 因为世界也变了

  • 莉栀 5小时前 :

    节奏非常好 最后一场戏的余味让我这两天跑步一直在想

  • 汗芷荷 7小时前 :

    B.不能乱啊

  • 锦林 4小时前 :

    不如索金的前几部剧本但是依然有巧思,很应景。但正本清源,政治高压下或激进抗议或改变体制,最终或影响时代的走向,抑或成为时代的注脚,淹没在洪流中,仅剩名字。

  • 浑舒兰 0小时前 :

    建制左和激进左的相爱相杀,是不破不立,有破有立的互补共存,即使在右的冷漠视角看来一概都是破坏社会稳定的危险分子。The left因为多元开放允许争论才被称为the left,但即使被分级,被离间,他们依然站在一起。

  • 束以晴 2小时前 :

    第一次听到Me and the Sky 还没get全部歌词就哭了,从此记住了这部剧。这次看官摄,从第一首歌里we will not be killed那里就开始哭。疫情后去剧场看的人应该和我一样吧。也希望有一天中国也会有感动全世界的作品,我们经历的也应该让全世界记得。最后,希望巡演赶快重启吧!我要进剧场看!

  • 林辰 3小时前 :

    “与我的政府对我的蔑视相比,我的蔑视不值一提”

  • 晁凝然 9小时前 :

    非常Aaron Sorkin,刚开始那么多人物出场,感觉自己脑子都不够用了。全程密集台词但又没有废话,最后的念名字很动人。

  • 骞炳 3小时前 :

    -My life.

  • 锦柏 6小时前 :

    米国主旋律,索金台词和剪辑设计的挺好,导的就比较平庸。Sacha人设最讨喜,Frank Langella的法官演得最好,小雀斑挺拉胯。

  • 羿紫薇 3小时前 :

    机关枪索金笼了一堆奥斯卡咖来拍片,都拍成这样。有趣的是里面两个造反头子一个后来去炒股了一个后来当选议员了还有一个扒酒年自杀了,文化革命真特么讽刺。

  • 美林 5小时前 :

    疫情的时候在b站看过

  • 许千柳 7小时前 :

    这世界充满苦难与未知的恐惧,但是总有一些阳光与温暖,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感受到阳光与温暖,于是我们还能继续活着

  • 钱赞悦 4小时前 :

    因为我们内心其实都已经站好边了,让原本该紧张的法庭戏观感大打折扣,况且也没有啥戏剧性的转折出现,所以内心毫无波澜的看完了。三星半吧。

  • 郁平露 2小时前 :

    20201025 60年代再次被当代世界所“审判”,不过这次却是在一个真正的白左的视角之中,同时必须放置在和2020年的对话关系里。艾伦索金讲故事的才能也尽可能呈现了一个多元,异质甚至是芜杂的社会状况,而将主人公定位为汤姆海登而非阿比霍夫曼,更非黑豹党,看看日后几人的政治生命,这无疑也是索金的政治声明——需要通过体制内部的变革,而非颠覆体制的革命,来实现社会正义。而这又成为了Mark Lilla式的,给民主党人在这个节骨眼上的喊话,也缩写了60年代运动的丰富内涵。两场戏印象深刻,一扇玻璃隔开60和50两个时代瞬间让人穿越回《罗马》里家具店那场戏,只不过这次视角被难能可贵地放在了街道上;片尾的反高潮,用念白而非长篇大论,以历史作为最强有力的证言,不落俗套,正是索金的过人之处。

  • 空如霜 4小时前 :

    在很多方面点到为止,种族歧视、检控官的不情愿、政治斗争、善意的冲动…剧作能把这所有紧张又抓人地交织在一起,最基本的原因是现实足够魔幻。看得令人汗颜,哎!

  • 晓树 0小时前 :

    一个感想:在这个年代,煽动情绪远比启发思考要重要得多。哪怕你拍的是法庭戏。

  • 琛鸿 0小时前 :

    场景角色无缝衔接,太精致了。

  • 邬月灵 5小时前 :

    20年过去了。

  • 静婷 5小时前 :

    Aaron Sorkin剧本一如既往地精彩,全程金句无尿点。但听多了就觉得所有人抖包袱都一个路数,到不了马未都评价《编辑部的故事》所有人“顺拐”的程度,但角色的辨识度更多还是演员带来的。Sorkin总算逮到一个故事直抒政见,所以和《彼铁卢》相比我觉得还是略逊一筹,Mike Leigh尽显英国人狡猾的一面,最终大战之前不厌其烦铺陈各种日常生活和政治角力,让我更有浸入感。学到了预先审查叫voir dire,不就是法国人的see say么,不知这算普通法成文法谁影响谁。有不少我喜欢的演员,比如《卢斯》让我惊艳的Kelvin Harrison Jr., 《天使在美国》让我难忘的Ben Shenkman.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