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一段禁忌之恋,让两个孤单的人儿愈加孤单。逃离了混乱破败的家庭,青年水尾深(坂上忍 饰)漂泊到一个偏远的海港小镇,决定忘记过去转而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母亲凉子(岩下志麻 饰)也决心不再顾惜业已死亡的婚姻,放弃了优渥的生活,追随儿子的脚步离开东京。她辗转找到小深,然小深已经结交女友(岡本かおり 饰),曾经的禁忌之恋让他们走得太远,深深的伤口难以愈合。小深一方面不愿回望过去,一方面又对靠近母亲的男人心存嫉妒。凉子在小镇安顿下来,绰约的身姿和雍容的气质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她一心等待儿子回到身边,只是在这闭塞的小镇里,他们的爱恋更加看不到未来……
  本片根据北泉優子的同名小说改编,并荣获1986年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奖、1986年每日电影最佳艺术指导奖。

评论:

  • 辉心诺 7小时前 :

    二战前的柏林,一个男青年的故事。电影前面的部分混乱又疯狂,后面就变成了正常的叙事,有一种发力过猛然后累了的感觉。虽然叙事方式正常了,但是男主的生活更加不稳定了,失业,女友攀高枝以及好友因玩笑自杀等接连打击着法比安。妥协和接受是法比安唯一能做的,为了爱情放弃了尊严的他,最后在奔赴爱情的路上出了意外。一切仿佛是一场空,无论曾经多么热闹。那个年代的社会与现在如此之像,不知有多少现代“法比安”的人生最后成为一场空。

  • 泉凡儿 8小时前 :

    手持好有力。在混乱的社会里,唯有爱才能让人清醒

  • 枫锦 2小时前 :

    这种运镜总是把我从30年代中抽离出来hhh 挺喜欢这部的光感的。

  • 祁旭鸾 7小时前 :

    礼崩乐坏毁灭即将到来的时代,自尊心和道德主义一点水声都没打出就被淹没,Tom Schilling睡会不爱呢!

  • 曹英毅 1小时前 :

    一定要从头到尾仔细看呢,虽然接近180分钟,有点挑战人的注意力极限,但是接近180分钟,讲三个年轻人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展现出来,也就不那么冗长了!这个结局我属实是没想到,斯蒂凡自鲨我已经和法比安一样,感觉很受伤了,最后法比安因为想救小孩,溺水而亡,之前他好友就说过他游泳不好,然后他在笔记本上写着要学会游泳,太伤了,太无力之感了!第三人称全知视角,集中展现了1931年8月,风雨欲来的时代,两个善良但不顺利的普通人,却偏偏没了性命,正是善良有良知普通人被时代吞噬,才让未来坏人当道!相爱的人不得不分开,最后没有赴约也没有等来意中人;一心向学的人却被一个玩笑导致饮弹自尽。开场可以说是非常惊艳了,三个时代混合在一起,现在、1931年或1945年!dogma95粗粝写实风,很有代入感。

  • 福沛凝 0小时前 :

    太沉闷了,似乎德国电影除了拍二战前后那点事,就很难出圈。

  • 陶舒怀 4小时前 :

    前半段手法又飞又浪漫,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柏林,战后的享乐主义、疯狂而绝望的气息充斥着那个五彩斑斓的地狱,然而在重复数次致敬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之后,叙事方式从跳脱变成线性,走向偶然中的必然结局。Fabian只想书写过去和现在,和所有人一样想竭力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序和虚无感中抓住一些确定性,对于他来说“生活是最有趣的工作”,这一点很对。最后,点名要求汤姆希林能够出现在《巴比伦柏林》里哈哈。

  • 祖吉帆 1小时前 :

    最后想拯救孩子,孩子其实一点事都没有。

  • 苦依晨 0小时前 :

    光怪陆离的镜头,古怪疯癫的人们,就这么晕晕乎乎地陷入了爱河。又因为一些所谓的玩笑,或着一些仿佛与生俱来的善意,莫名其妙地坠向了死亡。

  • 艾?翰藻 6小时前 :

    直到两人进入私密空间,赤诚地展现自己最稚气可爱的一面。她跳起舞时,能很快地体会到,在这座城市她是多么宝贵的东西。

  • 蒙雅韵 9小时前 :

    在更恶的社会来临前,一封玩笑的信比十米高的一跳更致命。

  • 骏浩 8小时前 :

    为啥要整那么多合集( ˙-˙=͟͟͞͞)

  • 雯采 5小时前 :

    【7】我猜原著是很适合改编成文学电影的,被狂飙突进、含混疯狂的时代快车抛下的历史虚无·道德主义·理想破灭者,可他也厌倦地背弃了摇摇欲坠的社会(某种程度上,法比安很像马丁·伊登)。但导演缺乏再现魏玛共和国最后黄昏的气力,只是在做一些徒劳的剪切与拼贴,将黑白纪实影像笨拙地镶嵌在影片中,于是那些横流的肉欲、惘然的空虚、享乐的呻吟、愤怒的颓废统统贴地低飞,扬不起半分恣睢快意。前半小时用失败的实验影像扰乱观众,后两个半小时又回归最平庸的传统叙事。末了,努力撑起整出戏的,是卡斯特纳的悲悯文本,以及汤姆·希林的轻盈表演。

  • 雨萱 1小时前 :

    这个世界需要实干家,理想主义者要么被社会排挤,要么自寻死路。

  • 韵栀 8小时前 :

    标签功能也取消了,这是不是另一个“不体面”的时代?彩色拍摄与黑白录像、情节与旁白交替出现,记述历史剧变前个人生活的绝望与衰败。二战前的伯林,法比安和柯内莉亚好像德国版的《爱乐之城》。让我惊喜的是拉布德也崇拜着莱辛,他有着莱辛式的政治理想和学术造诣,也与他一样在不合时宜的时代命不久矣。法比安先后斩断了自已与伯林的三重联系:爱人柯内莉亚、好友拉布德和“另一份工作”——生活,我本以为回到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是最好的结局。谁曾想在终于和成为影星的柯内莉亚重新见面前,他在试图援救游泳儿童时溺死,仿佛在潜意识中援救拉布德、喊着他的名字。影片多次出现的“学习游泳”广告呼应着这个结局。法比安的笔记本和广播中“犹太人”新闻与书籍一起在火中化为灰烬。

  • 震栋 9小时前 :

    在柏林游荡的马丁伊登,试图写下帝国诞生之前的无主之作。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只能成为演员。法比安的状态主导了电影迷乱的节奏,胶片注定只是回忆,默片注定代表沉默。90年过去了,也还没有毁灭,也还正在毁灭。

  • 祁思宁 4小时前 :

    7/10 豆瓣简介里写的东西都没有看出来。我很敬佩导演的努力,但他也许更擅长拍TV,大银幕观众的体验他没有完全抓住,并不是镜头剪辑很乱很碎就体现了慌乱动荡。(关于手持镜头这事,我们得好好谈谈

  • 枫驰 4小时前 :

    3.5/不该死的人死了,不该活得人活着。一个爱情故事包裹的时代戏,那个时代的德国我们并不了解,但通过导演极具学术派的拍摄手法你能感受到那种看似浮华热络的社会隐藏着的那些飘动不定的恍惚。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以一个人一些人一群人来说一个时代,还是挺需要功底的。

  • 烟银河 5小时前 :

    【7】我猜原著是很适合改编成文学电影的,被狂飙突进、含混疯狂的时代快车抛下的历史虚无·道德主义·理想破灭者,可他也厌倦地背弃了摇摇欲坠的社会(某种程度上,法比安很像马丁·伊登)。但导演缺乏再现魏玛共和国最后黄昏的气力,只是在做一些徒劳的剪切与拼贴,将黑白纪实影像笨拙地镶嵌在影片中,于是那些横流的肉欲、惘然的空虚、享乐的呻吟、愤怒的颓废统统贴地低飞,扬不起半分恣睢快意。前半小时用失败的实验影像扰乱观众,后两个半小时又回归最平庸的传统叙事。末了,努力撑起整出戏的,是卡斯特纳的悲悯文本,以及汤姆·希林的轻盈表演。

  • 鲁安娴 0小时前 :

    前半小时破碎、交错的形式,很适合用来展现混乱和翻滚的欲望,但和过快过密的对白一同阻碍了情感的融入。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