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tangbook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中国 1997

导演: 曾黎   

评论:

  • 乐新雪 6小时前 :

    同样是讲疫情,以小见大着实写实,比什么“时代的xx普通人xx大山”空洞的语言更震撼。

  • 加骏 8小时前 :

    想起了新冠时候的种种,想起每天看着新闻心头的焦虑,想起自己连续发着烧的担忧,也正是那时候我发现原来我们身边还是有许多伟大的人,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力量,从那时候开始,14这个数字也变得不再一般了。

  • 惠帛 8小时前 :

    看了挺难过的,这是西方世界的悲哀还是东方世界的赞歌?影片的角度很小很真实,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只是在疾呼:别忘了我们,我们还活着,我们需要帮助。这是我最感同身受的。对于新冠带来的恐惧和压抑,电影的描述和浸入程度要远远超过明灯下东方世界电影里的场景;对人物的描写以及演出,也比东方世界里那种样板戏式的模样更能感染人。

  • 明从安 1小时前 :

    。。。几百年后电影人会像研究毕加索一样研究洪尚秀吗。专业课题会有研究后金敏喜时代洪尚秀作品之类的吗。。。

  • 威晓桐 4小时前 :

    我们什么时候能摆脱阴霾……能真正“回顾”这段历史……

  • 乌孙碧玉 9小时前 :

    这是洪常秀最直接的一次表达爱意了吧,戏中戏的部分寥寥几个场景却迎面而来一股隽永美好,用小说家的电影、电影人的浪漫,去追求理想中的作品和女人。

  • 张康德 5小时前 :

    影片非常松散,通篇才用了一镜一个场景的方式,其实在通过小说家的嘴表达着真实社会的面貌。广角镜头在美学上令人感觉是手机拍摄的,以至于构图美学基本只有书店外的那个机位比较好。这令我感觉影片还是缺乏全方位的技巧,镜头艺术性也很欠缺。

  • 宰令慧 9小时前 :

    ——————

  • 华远 7小时前 :

    拍摄不规避展示疫情对于生活细节的改变,这又是一次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对照。

  • 回锐思 5小时前 :

    前两天跟英国同事聊天,他是约克人,他的亲人因为Covid在英国去世了,他却被困在中国,他计划明年夏天回英国看看。

  • 嘉婧 8小时前 :

    第一部关于c-19+AD的电影,Sarah的表演惊叹!那段长镜头,黑暗中亮起的那束光,只有你一个人。你听够了TA们的敷衍,受够了TA们的虚伪,根本没有人会来,只能等死,没有急救车,FK,而这些人连成为一个数字的资格都没有,就这么死去了。无助绝望无能为力。

  • 仵依波 8小时前 :

    几度热泪盈眶,是洪给世上最真诚最纯洁最热爱生命的人的礼物

  • 五书桃 4小时前 :

    疫情爆发期间UK养老院的缩写。导演出色。凌晨三点女主Sarah请男主Tony帮患者翻身那场重点戏,全程没有拍Sarah的脸,戏结束后才把镜头转到Sarah,这段处理的太好了。你为什么这么关心他?因为他是好人,而好人太稀有了。if i helped, that’d be nice.

  • 扶兰月 4小时前 :

    头一次见过曝也能成为摄影表达的方式之一,害得我以为电视对比度设置不对了,鼓捣半天,后来发现手机看也这个熊样。

  • 周慕山 8小时前 :

    【剧情太唏嘘了】

  • 拜芳蕤 0小时前 :

    导演为了最后秀恩爱的几分钟,想办法拍了一部电影

  • 丽柔 3小时前 :

    1. 疫情所造成的创伤将伴随我们这一代人。

  • 彩杉 6小时前 :

    让我们听不见一分钟

  • 全优瑗 2小时前 :

    与上海当下高度重合的电影,更加表现出此时此景绝不只有在3月上海疫情时才会发生,任何地方都会成为电影中的场景,任何地方也都会成为3月的上海。人类在大环境下始终是渺小的个体,纵观历史大事件、灾难、战争,从无个人利益高于国家的可能。个人视角永远无法看到全局,每一个人都只是一个人,每一个人也都只能以自己的身份角色去思考问题,站得越高才能看见越多。庞大的需求量是导致援助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任何事以“不公平”来判定始终是没有语境没有因果的片面认知。危机之中能够扛下去熬过去的人只是多了一点运气,所以自救远比就地等待援助更重要。

  • 卫铮祢 2小时前 :

    影片题材是我国最爱拍的,却也是我国最不会拍的,本片的切入点极佳,叙事沉稳有力,主旨以小见大,演员给力,摄影出彩,在不动声色的时候打动观众。这不比喊口号牛逼一万倍?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