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十五年的冤狱终得昭雪,石东升(黄日华 饰)出狱后不久即要求重回警队。在曾经的好友兼搭档米安定(苗侨伟 饰)的帮助下,石东升追查到当年案件的真相并将犯罪份子绳之以法。由于十五年前自己的证词间接造成石东升的冤狱,米安定一直对石东升心存歉意,在起初发觉石东升办案过程中滥用私刑之时,米安定试图劝阻。石东升一边假意奉承米安定,另一边却利用职务之便,扮演着“地下判官”的角色。石东升越陷越深,不仅依旧无视法规我行我素,而且把米安定当成自己“替天行道”的绊脚石,想办法来陷害米安定。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避免出现更多的受害者,米安定决定收集证据将石东升绳之以法。
  本片作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2010年台庆剧,被誉为电视剧版《无间道》。片中曾经“五虎将”中的黄日华和苗侨伟时隔24年重续兄弟情,并与宣萱上演一段三角恋情。

评论:

  • 晨侠 8小时前 :

    属于那种可以截九张静帧发朋友圈的片子,任务片本以为有所突破,没想到其实还是落于俗套,剪辑声音设计都很生硬,故事和很多此类片子一样避重就轻一头雾水。不过出品方应该很开心,花小钱拍了个能拿奖的片子,完成了任务还有一定口碑。

  • 运星鹏 0小时前 :

    没有乱开枪乱开炮瞎死人已经赢了大部分战争片了。四星给美术摄影,有些场景做出了水墨山水画的感觉,结局那场红色的雨震撼到我了,不愧是国美。

  • 桂华乐 2小时前 :

    3.5 将战争中容易被忽略的环境作为抒情表意的角色之一,拍摄手法上刻意缩小人物突出大环境,使故事和人物有种被水状空间包裹着前进的流动感;镜像剧作结构,三场幻觉、象征性的表达,有意模糊敌我双方二元对立的传统模式,而主要表现战争对于人内心带来的恐惧,隐晦的表达出对战争的态度。很多东西还能深挖,只能算框架里的高分答卷。

  • 祁清心 1小时前 :

    《关于美院想拍风格化影像但是预算不够导致画面廉价黑不溜秋以致于看不清人脸这件事》

  • 贯琴音 6小时前 :

    然后想想节奏也有相通之处

  • 浦迎南 6小时前 :

    很遗憾,装逼没装到我的审美点上,所以三星。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认同,真正的战死大都是悄无声息的,不会像吴京那样大喊大叫好几次。

  • 运福 6小时前 :

    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电影,故事中每个人都是主角,甚至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满满的故事感。

  • 溥岚翠 1小时前 :

    剧组的摄影机滑轨是不是质量不好。。。有美的感觉,喜欢最后一个镜头。但是人看完都没分清真的难受,调度的存在感也太强了

  • 静桂 1小时前 :

    小成本文艺团体营造水墨战役 读不懂一脚天上一脚地下的方言与画风 主创团队也解释不清何来云霄 几处定格镜头还是能彰显美院风格 单独抠图当素材可以 作为电影感受只能说如坐针毡 如鲠在喉GG

  • 暨傲丝 1小时前 :

    为声音指导兼混音的徐晶晶老师多亮一颗⭐

  • 柏初 3小时前 :

    有些地方设立的挺有诗意,比如血雨,洪启辰的精神恍惚,看见了自己并且杀死了自己。但是整体比较乏味无聊,所以中间我看得有点犯困,色彩处理得并不是很好。

  • 靖德运 3小时前 :

    还是蛮惊艳,但并不很像在描绘战争.....

  • 郑多思 1小时前 :

    和新主流战争片相比,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电影真正在讲人,思辨所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对错与否。除了主角这种典型的十七年电影形象,每个人都有私心,或是惜命,或是爱慕,或是念亲故,而新主流电影往往会缩小、忽略这些人性本质的部分。

  • 蓓涵 9小时前 :

    剧组的摄影机滑轨是不是质量不好。。。有美的感觉,喜欢最后一个镜头。但是人看完都没分清真的难受,调度的存在感也太强了

  • 锺离玛丽 1小时前 :

    有些突兀,尤其转镜,但音效,色彩,摄影很好。(2022.06.20 南京)

  • 颜奥雅 5小时前 :

    影调风格据说是特点,实则处处是坑,你都能很明显很具体的看出AB组拍摄的痕迹,调色也非常奇怪,是那种让人觉得自己得了白内障朦胧感。不过好处就是可以让人比较舒服的睡一觉。不多说了,去看朱一龙粉丝了。【2022050】

  • 碧惜玉 5小时前 :

    中国电影学派!集多家之长,本土化自洽。虽有瑕疵但整体极佳,国美在电影领域不容小觑。期待更多有态度和艺术美感的“主旋律”。

  • 郏子薇 6小时前 :

    BJIFF 2021 #小切口叙事+真实历史背景+诗意影像质感,可以是低成本战争题材影片创作的一条路径。不得不说用黑白画面来展现的烟雾缭绕的山间景色,竹林溪流,芦苇飘飘,包括水下摄影镜头,都达成了很协调自然的沉浸式美学质感。只不过这种美感是建立在人物面临残酷困境的基础之上。影片叙事的克制性建立在整体客观冷静的氛围之下,其内部矛盾冲突还是很充实的。主要是故事角度抓得好,转折反套路,但问题是人物塑造还是不太鲜明,导致观影始终会有脸盲感,对比《八佰》就很明显了。但如果要解释成为创作者注重群像全景式描写,意图不在分别刻画人物,那么也就无可厚非。有几场戏尝试营造出了放大人物内心活动的超现实空间,比如托枪寻敌人和结尾淋血雨的段落,就比较适合做解读教学片例…

  • 缪晔晔 2小时前 :

    6.20南京后窗交流场 1.拯救大兵瑞恩的中国版、集体主义版,试图从这样的小切口入手是好的,但是主题全靠台词cue,没能很好的融进故事里,也许还是惦念着主旋律的格调吧 2.颜色用的确实不错,黑中带蓝,群山薄雾,符合中国画的意思。结尾处血一样的红雨滴落到脸上全片最佳。但好看画面不等于好的摄影,组合在一起显得有些故弄玄虚了3.导演说声音全靠后期做,其实不需要他说,任谁也听得出来。刻意的方言、粗糙的声音,本就晦涩的画面配上种种不同步的台词,实属在挑战观众了 4.记一点细节:枪的设计。开向观众的、背对观众的、横对观众的,音效很激烈的配合着,印象深刻。枪代表孤军小战,和大的战场是分裂的,好像能把观众和一条条实体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我很喜欢。

  • 让静枫 2小时前 :

    想要学毕赣没学成,一不小心学成了毕志飞,同时也从反面说明了为什么塔可夫斯基是电影之神。他最简单的《伊万的童年》也不是你们这帮衣逼学的出来的。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